登陆

重磅!政府工作报告藏“深海”密码,下一个万亿风口?

author 2025-03-22 21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深海科技政府工作报告产业链股票A股

行情综述:沪指震荡上扬,深海科技概念受关注

3月17日,A股市场呈现分化走势。沪指在盘中窄幅震荡后小幅上扬,而创业板指、科创50指数则表现疲软,双双走低。值得注意的是,北证50指数逆市上扬,表现亮眼。尽管市场超过3100只个股飘红,但整体成交量较前期明显萎缩,显示市场观望情绪较浓。此外,深海科技概念受到政策利好消息提振,引发市场关注。

板块表现:采掘、汽车等领涨,贵金属、医疗等回调

从行业板块来看,呈现涨多跌少的局面。其中,采掘行业、汽车服务、房地产服务、仪器仪表、环保行业、船舶制造、汽车零部件等板块涨幅居前,成为市场上涨的主要推动力。而贵金属、医疗服务、证券等板块则表现不佳,跌幅靠前,拖累市场表现。板块轮动特征明显,资金在不同板块间快速切换。

政策导向:政府报告新增“深海科技”,凸显国家重视

近期,新华社发布的2025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备受关注。相较于之前的《政府工作报告(摘登)》,正式报告新增了“深海科技”这一重要内容。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国家高层领导对深海开发的高度重视。深海科技被提升到战略层面,预示着未来相关领域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。

机构观点:深海科技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

多家券商机构纷纷发布研报,解读“深海科技”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意义,并看好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前景。

中信建投:深海经济全产业链布局已形成

中信建投证券指出,我国已形成覆盖深海探测、资源开发、装备制造、生态保护的完整产业链布局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纳入“深海科技”,标志着深海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,建议投资者重视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。深海科技涵盖了深海探测技术、深海资源开发技术、深海通信与导航技术以及深海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。

华泰证券:深海科技迈向产业化应用

华泰证券认为,我国深海科技正经历从核心技术攻关向产业化应用落地的关键跨越。当前,国内已在深海领域形成多维度竞争优势,一方面体现在重大技术装备的突破上,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“蛟龙号”,已累计下潜超过300次,调查范围覆盖太平洋、印度洋和大西洋等海域;另一方面反映在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上,尤其是在海上风电板块,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持续领跑全球。

华创证券:远洋运输助力深海科技发展

华创证券强调,深海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远洋运输环节,尤其是特种船。半潜船作为特种船的一种,可以通过调节压载水舱,将装货甲板潜入水下进行浮托浮卸作业,专门从事运输大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、大型舰船、潜艇、龙门吊、预制桥梁构件等超长超重,但又无法分割吊运的超大型设备。

东吴证券:智能化、生态化是未来突破方向

东吴证券认为,未来深海科技的技术突破将围绕智能化、生态化等展开。智能化方面,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度融入深海数据处理与装备升级。例如,智能算法可实时分析多金属结核分布,AI驱动的仿生机器人、自主式水下航行器(AUV)逐步替代传统作业方式,通信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。生态化方面,将更加强调开发与保护的平衡,例如智能传感器网络结合大数据监测珊瑚礁生态,深海采矿环保标准规范化,推动绿色开发。

民生证券:耐压材料是深海装备核心技术

民生证券表示,我国深海装备主要由中国船舶集团及其下属单位牵头,进行设计、研发和生产。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在深海观测、深海资源开发和利用、深海潜器技术等科研领域同样发挥重要作用。细分赛道包括深海信息技术、深海工程装备、耐蚀耐压材料、特种材料加工等。其中,耐压材料是设计和制造深海设备的核心技术之一,钛合金凭借其高强度、耐腐蚀性、强抗冲击性、耐用性,成为深海装备的优选材料。

风险提示

本文所载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者应独立判断,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amstq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