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

博时基金:主动权益失速,清盘潮下的困境与未来

author 2025-02-10 17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DeFi基金博时基金信任危机业绩

博时基金,这家曾经的主动权益“一哥”如今却陷入多重困境。2024年四季度基金季报的披露,再次将博时基金推向风口浪尖,其主动权益类产品的低迷表现令人担忧。

老将卸任,“瘦身”还是“甩锅”?

沙炜离职后,博时基金的权益类业绩持续低迷。多位曾经管理百亿规模的“老将”纷纷遭遇亏损,业绩缩水。2024年下半年,三位管理年限超9年的老将相继卸任产品。曾鹏卸任6只基金后,博时基金已无管理规模超百亿的主动偏股基金经理;陈鹏扬也逐步卸任产品。老将卸任,表面上看是“减负”,实则反映了他们“负重前行”的困境。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多是在2021年和2022年市场火热时发行或接管的,市场环境变化后,业绩下滑,多只产品成为拖累。连续三年亏损的业绩压力,促使他们选择“减负”或退出。

然而,新任基金经理能否解决业绩难题?这不仅需要“换人”,更需要博时基金更深层次的调整,包括投研体系的优化和投资策略的调整。

“博时科技一哥”肖瑞瑾的困境

被誉为“博时科技一哥”的肖瑞瑾也未能幸免。其管理的多只基金处于亏损状态,部分产品亏损超过20%。即使在2024年上半年人工智能板块大爆发时,其基金也未能显著受益,这反映出其在赛道选择和个股布局上的策略可能存在疏漏。

混合型基金业绩低迷,清盘潮持续

博时基金的混合型基金表现同样不佳。超过一半的产品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,部分基金亏损幅度超过30%。这些亏损严重的基金多是在2020年、2021年市场火热时成立的。业绩低迷直接导致基金清盘数量居高不下。2024年初至今,博时基金已清盘17只产品,成为清盘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,甚至连红利主题基金和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也未能幸免,这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。

区块链技术视角下的博时基金困境

从区块链技术的角度来看,博时基金的困境可以理解为一个去中心化金融(DeFi)世界中的信任危机。在传统金融体系中,博时基金作为中心化的机构,其声誉和业绩直接影响投资者对其的信任。而如今,一系列的业绩下滑和清盘事件,则削弱了投资者对博时基金这个中心化机构的信任,这与DeFi世界中对去中心化信任机制的追求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未来,博时基金需要重新建立投资者信任,这需要一系列的改革措施,包括提升投研能力、优化投资策略、加强风险控制以及透明地公开信息,让投资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基金的运作情况。或许,借鉴DeFi的某些透明化和去中心化的理念,可以为博时基金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。

展望

博时基金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,需要管理层进行全面的战略调整。如何解决业绩低迷、增强投研能力、恢复市场信任,是当前最迫切的挑战。 主动权益管理能力的不足,以及大量“迷你基金”的存在,都预示着清盘危机可能尚未结束。投资者们都在拭目以待,观察博时基金能否扭转颓势,重塑辉煌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amstq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