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交易所(港交所)于2月7日就新股市场改革机制公开征询意见,旨在提升新股定价效率及市场活力。此次改革的核心议题包括调整发行门槛、提高建簿配售比例以及修订基石投资禁售期。
阶梯式门槛:适应不同市值公司
目前,港交所对新股上市的公众持股量要求为15%-25%,这对于大型或超大型公司而言可能构成挑战。为此,港交所建议引入阶梯式门槛,根据不同市值级别的公司,分别设置5%-25%不等的公众持股比例要求,提高中小企业上市的便利性,同时兼顾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。这一举措旨在平衡市场包容性和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。
提高建簿配售比例:增强定价效率
港交所还计划提高分配给建簿配售部分的新股比例。建簿配售是指在股票发行前,由承销商向机构投资者进行询价和配售的过程。提高建簿配售比例,可以增强有议价权投资者的参与度,使新股定价过程更加市场化,减少人为操纵的可能性,最终提高新股定价效率,避免出现上市首日股价大幅波动的情况。
基石投资禁售期调整:平衡风险与流动性
基石投资者通常在上市前认购大量股份,为新股发行提供稳定性。目前,基石投资者的禁售期为六个月。港交所此次咨询意见中,考虑调整这一禁售期,寻求一个平衡基石投资者风险与市场流动性的最佳方案。缩短禁售期可能提升市场流动性,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市场波动风险。延长禁售期则能更好地保护基石投资者利益,但可能限制市场流动性。
区块链技术的潜在应用
虽然本次改革方案中未提及区块链技术,但未来港交所可以考虑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新股发行流程中。例如,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发行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,确保信息真实可靠,减少人为干预,从而进一步提升新股市场的健康发展。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性,也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,保护投资者利益。
结语
港交所的此次改革,旨在优化新股发行机制,提升市场效率和吸引力。通过调整门槛、提高建簿配售比例以及调整基石投资禁售期,港交所致力于创建一个更加公平、高效、透明的新股市场,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港上市,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。 未来,结合区块链等新兴技术,香港新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