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为近日高调宣称其乾坤系统是”全民智驾的发起者、引领者和推动者”,此言论引发业界广泛关注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央视采访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,并强调了2025年作为智驾技术跨越式发展关键节点的意义。
华为乾坤一系列技术突破的确为其说法提供了佐证:2022年率先推出城区智驾领航功能,2023年推出无图智驾版本,2024年提出车位到车位功能。这些创新技术无疑在推动行业发展,为2025年全民智驾的普及奠定了基础。
然而,将华为乾坤定义为”全民智驾的发起者、引领者和推动者”,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争议。虽然华为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但”全民智驾”的实现需要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共同努力,绝非一家企业所能独揽。其他车企也在积极研发和应用智能驾驶技术,例如特斯拉、小鹏等,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。
此外,靳玉志提到目前行业对”高阶智驾”的概念存在混淆,华为乾坤提出的高阶智驾标准,即同时具备高速和城区智驾领航NCA能力,这一标准是否能被广泛接受,还有待观察。毕竟,不同驾驶场景和地区对智驾技术的要求各不相同,一个统一的标准难以满足所有需求。
值得深思的是,”全民智驾”不仅关乎技术,更关乎基础设施建设、法规完善、公众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。例如,高精度地图的覆盖率、5G网络的普及程度、以及相关的交通法规和安全标准,都将影响智驾技术的推广和普及。
总而言之,华为乾坤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取得的进展值得肯定,但将自身定位为”全民智驾”的唯一引领者,则略显夸大。”全民智驾”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,才能最终造福消费者。华为的努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,但并非全部。未来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突破,共同推动这项技术的进步和普及。